首页 > 城市 > 河北 > 正文

河北青县评剧团解散20余年 职工编制集体丢失

河北青县评剧团解散20余年 职工编制集体丢失

职工当年办理的人员编制卡片,加盖有青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

河北青县评剧团解散20余年 职工编制集体丢失

评剧团旧址已被重新盖成新楼,多家商铺入驻。

“评剧团解散后,我们的编制去哪儿了?”昨天,来自河北青县的马先生等6人仍在寻找各自消失的编制。9月15日,马先生等人再次集体来到青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下称文广局)讨说法。他们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多年前,他们进入青县评剧团作为正式演员,并获得了编制。1992年,评剧团宣布解散,他们的工作和待遇却一直没落实。记者联系青县文广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门等部门,但都未给出具体的解释。

职工

剧团解散职工下岗

1984年10月,青县评剧团学员班成立,马先生等人成为了评剧团学员。青县文教局曾向他们承诺,学员班学习期为三年,学员学习三年后可组成青县评剧团进行演出。马先生等49人当时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学员班每天训练基本功,并学习剧团业务的其他技能。1987年起,学员分三年全部转为评剧团的职工,单位也为每个人办理了编制卡。

马先生回忆,当年的评剧团是流动大篷车剧场,每年春秋冬三季进行巡回演出。那时,除了固定工资外,他们每演出一场会相应补助几毛钱,演出虽然辛苦,但大家累并快乐着。

但是好景不长,1992年,评剧团宣布解散,除两人看管剧团财务外,其余人员在家等候安置通知。马先生表示,等了很长时间没消息,多次找县领导解决工作问题,当时时任张县长表示,落实好工作单位后会及时通知大家,但是20多年一直杳无音讯。

评剧团

集体财产下落不明

评剧团解散以后,原来的职工各谋出路,部分人员调到其他企业单位,但最后又未能逃避开下岗的命运。

马先生称,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不管是事业还是企业单位,政府部门都会有相应的待遇,但解散后他们却一无所有。他们曾多次找文体委索要待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金,但是最后每人只签字领取200多元的养老保险,文广局为他们缴纳了20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正式事业单位的在编职工,在没有任何通知情况下,就把大家的关系解除了,侵犯了我们合法权益,我们至今无法接受。”此外,评剧团在日常经营中多年积累了大量集体财产,但评剧团解散以后,这些集体财产也随之遭到了变卖。马先生等人至今也不知道同事们辛苦打拼下的剧团财产最后落到谁的手中。

更令马先生感到委屈的是,他们的编制也随着评剧团解散被无故取消,众人的生活也因下岗难以维持。“之前加入评剧团时都是少年,耽误了学业不说,还没有其他方面的技能,给我们生活造成很多不便。”

从1992年开始,马先生他们就开始陆续维权讨说法,一晃20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其间部分人员还被公安机关拘禁和拘留。随着压力日益增加,维权也更加渺茫,维权的人员也慢慢减少,目前仅剩下马先生他们6人。

评剧团领导

编制按正常程序办理

据马先生提供的“人员编制卡片”显示,他所学专业为武台司幕,1984年10月18日参加工作,工作单位青县评剧团,编制卡上并加盖“青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章。

时任剧团副团长兼会计的沈先生回忆,他在当年负责为评剧团内的员工办理填写编制卡,填完后上交给人事局盖章,编制卡一式两份,剧团留一份,上交给编制委员会一份。“这些编制卡都是通过正常程序下发领取的”。沈先生的编制卡也和大家的一样,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剧团解散后,沈先生调进了文教局,直到退休。当时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华也曾向马先生提供过一份证明《关于青县戏校评剧团一些问题的记忆和认识》,证明中写道,“我校系隶属文体委下的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

“把孩子们都毁了”,时任文体委副主任兼剧团党委书记的王嘉让称,提起大家编制的事,他心里就很后悔。从1984年青县评剧团学员班开始,到1992年剧团解散,他一直当剧团党委书记。“孩子们都是我负责招收的,当时都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到现在都是40多岁的人了,没想到最终什么也没给他们。”王嘉让称,剧团是人事局领导下的事业单位,但是主管单位却不作为,未按照事业编制给下岗职工安排工作,也没有按照企业单位编制,将剧团财产变卖后分给大家。为此,2010年时,他还曾专门领着他们找过文体局,但仍一无所获。不仅大家的编制找不到,他儿子的编制也不翼而飞,“别说剧团的人了,我也没办法”。

县编制办

不清楚评剧团编制情况

9月15日上午,青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郑先生称,编制办是2007年成立的新单位,关于青县评剧团维权人员的编制情况,他们并不清楚。而关于此事,前几年政府已给答复作处理了,他们会协调文广局、人事等相关部门协商再进行答复。文广局办公室一名主任表示,之前向上级单位反映过,政府也给了答复,当事人都签字同意了。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魏先生也表示,关于剧团是事业还是企业情况,他并不清楚此事,具体由县里进行答复。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收到各方相关回复。

记者注意到,之前早在2012年11月23日,青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曾在“信访事项事项答复意见书”称,马海良等人系1984年被青县戏剧学校招入的学员,1987年于戏剧学校毕业,后进入青县评剧团工作。再查,青县评剧团所有制性质为集体企业。1992年因戏剧界萧条,入不敷出,经县政府同意评剧团解散。该调查情况还表示,经查历年县编委会文件,未查到任何有关评剧团性质认定的资料。改制或解散的事业单位,凡正式在编人员,编制部门均留有原编制卡存根,经查阅编制部门档案,未发现该部分人员编制卡的存根。但县政府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现有实际,涉及此事的员工若本人自愿,可安排到公益性适当岗位工作。对这三批招录的合同制工人,由县文广新局负责缴纳滞纳金到2010年底。此外,该答复还指出,评剧团资产按集体资产处置。

马先生之前虽然在“信访事项事项答复意见书”上签字,但答复并未说明编制卡的具体情况,马先生等人对此答复并不满意,目前他们仍在不断地要求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其补偿和安置问题。

文/图京华时报记者吕高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