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养育了数千亩的水稻田
扛着稻捆的农人
人工收割水稻
机械化的收割机
哗哗流淌的稻谷
民国出版的靖远县志
靖远出土的东罗马银盘
白银的收藏家们展出的古老大车
靖远曾经的水车(房振国摄,记者翻拍)
沣泰渠大阴洞出水口
三角城遗址残存的城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人们意识里种植水稻似乎是南方人的专利,干旱缺水的西北,怎么会有水稻呢?
其实不然,黄河边的数千亩水稻田就在距离兰州不远的地方。中秋节前,朋友打来电话说,稻子开始收割。
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出了黄河边的数千亩稻田呢?
数千亩稻田,沿着黄河生长,让人错疑到江南
我们想象中的稻田,应该是这样,一片金黄的稻子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一阵阵微风吹过,稻子随风摆动,或许有一个头戴草帽,身穿坎肩的老农,站在稻田中央,眺望着远方……
出发前,我们曾勾勒这样一个场景。然而,看到的情形却和想象中的情形大相径庭。事情就这样,熟视无睹的地方往往隐藏着美景。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喜欢摄影的人们或乘高铁,或驾车出游,寻找远方的风景。然而,却忽视了身边的景色。我们要寻访的千亩稻田,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美景,它在白银通往宁夏的高速公路边。
这座黄河大桥略带拱形,一座座巨大的水泥柱子稳稳地从这头延伸到那头。寻访万亩水稻田,就从这座黄河大桥下展开。夏天,灌满水的稻田,波光粼粼,碧绿的稻田,缓缓流过的黄河,如同彩虹般的大桥,将西北干旱缺水的一面彻底掩盖了起来。抬头不见祁连雪,错疑甘州是江南,说的是河西走廊张掖稻田的景色。同样靖远稻田的景色也不弱于江南。可惜人们却忽略了身边的美景,而徒劳地前往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外寻找风光。
白银,是我们的第一站。在这里,我们汇合了白银市的著名摄影家房振国,最近几年,春种秋收的时节,他总要去万亩稻田摄影。早在今天春天,我们约定在收割时节,一探究竟。中秋节前,他就说稻子开始收割了。
出白银沿着刘白高速公路而行,在吴家川的出口下了高速公路。这个出口主要通往靖远县城,而我们则向北拐,那里可以通往靖远三滩乡。在三滩乡政府,房振国联系到了一位向导冯宇国。
三滩乡是靖远比较富庶的乡镇,距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这里地处黄河西岸,南接糜滩,西邻刘川,东与东湾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西北与景泰县接壤。人们说,三滩形若弯弓,蓄势待发。三滩原先并不叫三滩,而是叫三角城滩,得名于三角城古城堡。三滩乡和相邻的糜滩乡其实占据了这块黄河边的滩地,两个乡也时分时合。三角城古城堡位于中一村西山梁上,北面山崖下为闫家门古渡,南为耕地,东为黄河,地势险要,为古时一军事要冲。古城如同一个展开的扇子,故而名为三角城,它究竟建于何时,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在汉代时这座古城就已存在了。明代,房贵、吕恒主持开发开垦这一带时,人们就在三滩的黄河滩地上发现了汉代屯田的遗迹。可见,古城由来已久。
我们先去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那里可以眺望稻田。这是房振国早已选好的点。在冯宇国的带领下,穿过朝阳村,再沿着山间水泥路上山梁。这其实是个坪台,据说有千余亩之大,如今基本种苹果了。
刚上了坪,苹果的香味就把我们包围了,在密密麻麻苹果林里,穿行了二十多分钟后,路已经不通了。徒步行走了十余分钟,方抵达黄河边。这里其实是三角古城的边上。果然,山下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峡谷中湍急的黄河,这时也变得异常平缓。
最为令我们惊奇的是,黄河的水面和岸边的田地似乎是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或许就是三滩一带盛产水稻的秘密。
三滩乡曾种植万亩水稻。这在干旱缺水的陇上而言,的确是很令人惊奇的。因为,在我们意识中,水稻是南方的产物,也是南方人种植的优势。有人甚至认为,黄河流域就根本不产水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陇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无疑是武都、文县等地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5万亩,不过这里属于长江流域,不提也罢。黄河流域的水稻,陇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应该就是三滩一带了。三滩乡种植水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是当地主要粮食品种,1982年引进旱育稀植水稻栽培方法后,到九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今年,三滩的水稻只有6500多亩了。
“今年,气候有变化,我们来的有些晚,水稻收割已经进入了尾声。”冯宇国说。听此言,我们有些失望,看不到万亩稻田,也就失去了我们此行的意义。“不过,不要紧,还有些地方应该没有收完。”冯又接着说。
穿越巨石的水渠,它究竟是怎么开凿出来的
我们返回朝阳村,在村边的一个路口,穿过一片民宅,顺着水渠边的一条乡间便道进去,走上五十多米,大片稻田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水渠边垂柳依依,便道上扛着稻捆的乡亲正在来回忙碌,近处的稻田中,人们挥舞着镰刀收割,远处的田埂上,老老少少背着稻捆,来来往往。一阵微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
这不就是人们所追寻的美景吗?
有独特的物种,必定有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水稻需要高温湿润的环境,还需要大量的水灌溉,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千克-800千克,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在110天以上,大于18℃的天数在50天以上的地区。显然,这些对于西北是个挑战。尤其是春季插秧的季节,保不定一场寒流就会冻死秧苗。
三滩的数千亩稻田,究竟依靠着什么样的地理条件呢?三滩具有种植水稻的天然优势,海拔高、土地肥沃、阳光照射时间长、平均日温差12.1℃-15.3 ℃,适宜优质稻米生产的要求。
其实,在陇上种植水稻最难的是水源。三滩恰好有这一方面的优势。靖远县黄河干流长度达154公里,是全省之最。缓缓流过的黄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早在汉代,人们就在此屯田,明代设置靖虏卫后,利用黄河南高北低的特点,修建了一大批自流引水渠,到如今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有八条自流灌溉渠,修建的渠道总长度达180.9公里,灌溉面积达7.5万亩以上。
灌溉三滩乡一带的渠道是沣泰渠。这是一条极不起眼的渠道,从三角城下来时,我们专程去看了沣泰渠的一段。水渠紧挨着黄河,宽约三米多,深有两米,黄河水顺着渠道缓缓流过,留下了厚厚的淤泥。沣泰渠是一条有着久远历史的渠道,最早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当时,朝廷派吕恒前来督粮,他看到三角城一带的黄河河滩荒芜无人耕种,就带人实地踏勘,开渠导流,开启了靖远大兴黄河水利的先河。自此,引来黄河水的浇灌下,黄河两岸阡陌纵横。到清康熙二十四年,人们又对原有渠道进行了整修。这次,人们完成了一个挑战性的工程,开凿了沣泰渠的大阴洞。
在房振国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大阴洞。我们看到了一座石山,其实叫做巨石更为确切,石头似龟形,高约二三十米,厚约四五米,下放是大阴洞引水隧洞。
“康熙年间的维修是在经历司俞琏主持下进行的,重新规划渠道,修改了引水口。最大的难题就是大阴洞的开凿。在没有现代工程机械和炸药的古代,仅仅靠人力,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房振国说。
沿着水渠走几步,就能清晰地看到人们开山后留下石碴。显然,当时并没有采用烧柴激水法,而是采用搬撬法开凿。简单地说,就是在利用岩石缝隙,先打入楔子,将石缝扩大,然后放入撬杠,将岩石撬开。这种施工方法,也不轻松,而且相当费时,因为大部分缝隙要靠人工凿开。当时,历经三年的施工后,大阴洞才开凿完成,可谓来之不易。
这个隧洞的开通解决了水稻种植的水源问题。而温度问题就相对简单。黄河从乌金峡出来后,就进入了平缓的河谷地带。河谷里海拔相对低,两侧也被高山所阻挡,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同时,黄河呈“S”状,避免了北面来的冷空气顺着从峡谷直接侵入河谷。靖远大庙一带也是相类似的地理环境,河谷中的温度,比山腰高出不少,甚至要比白银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水土,也就有什么样的物产,这些物产又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到了人的性格。比如,四川盆地阴湿,人们需要吃辣椒,排出身体的湿气,而辣椒又影响了川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又影响到了人的命运,也就成了一方水土的性格。
“三滩出的大米,坚实饱满,晶莹剔透,粘度好,做出的米饭香甜绵软,深受消费者喜欢。”冯宇国说。三滩人热情好客,做事细致坚韧,走亲戚往往要送自家产的大米。
从河西到合水,五千年前,水稻就在黄河流域扎根
细细梳理一下,陇上种植水稻的地方不少。河西走廊的张掖、靖远、天水等地都种植水稻。最令我们惊奇的是,庆阳市合水县也有一个水稻产地。合水县太白镇,这个距合水县城96公里的镇子,却是庆阳市唯一产水稻的地方。太白镇的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是当地支柱产业。而翻过子午岭后,陕北的一些地方也产大米。从河西走廊的张掖到陕北,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黄河流域都有水稻的种植,而中国最北的水稻种植地竟然在黑龙江一带。
这不算稀奇的!目前,人们从多个方面做的考证证明至少在5000年前,黄河流域就种植水稻了。人们得出这个结论的证据究竟是什么呢?那么,现在为何却只有零星的水稻种植地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行走在黄土高原上,人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陕北人喜欢穿一种坎肩,没有袖子,侧面仅仅用布条相连,显然这是天气极热时穿的衣服,而陕北夏天的气温似乎并没有热到非穿这种衣服的程度。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社火,人们多称之为秧歌,而组织筹划社火演出的人,往往被叫作伞头。有人考证,秧歌、伞头、坎肩,实际上和插秧有关。
关于秧歌的起源,人们提出了多种说法,但从字面意思来讲无疑和插秧有关。如今,插秧多是南方的农业活动。那么,陕北的社火为何叫作秧歌呢?原《延安文学》总编曹谷溪先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秧歌源于水稻之乡”,是插秧时节所唱之歌。这一点为当地发现的汉代画像砖的图案所证实。这是陕北曾经种植水稻的见证。
《史记》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大禹命令伯益分发水稻种子,后稷分发食物。而大禹以治理黄河流域的水患而闻名。显然,大禹时期黄河流域是能够种植水稻的。
考古学上也有最新的发现,这是在天水秦城区一个叫西山坪古遗址的惊人发现。这个遗址是1947年裴文中先生在甘肃渭河上游做史前人类遗址调查时发现的。1986年秋至1990年春,考古学家做了全面挖掘。在这处渭河支流边的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先民活动遗存,文化层厚达四米,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类型、齐家文化类型,文化序列完整,是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现的重要遗址之一。
这里发现的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在5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植物硅酸体是沉淀在植物细胞(茎、叶、根和花序)中的微小硅质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与古气候重建、环境考古和农业考古等研究。
无疑,西山坪的发现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
气温波动,水稻渐渐又返回了南方
大量的史料研究和考古发掘证实,水稻虽然起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却逐渐向西向北传播。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也有了水稻的种植。这个时间似乎和大禹治水时间有点吻合。宋代以后,黄河流域水稻种植才逐渐衰退。
汉代河西酒泉就种植水稻,曹魏时徐邈在凉州“广开水田”,唐代时兰州一带也有水稻。明清到民国时期,榆中苑川河谷更是兰州水稻主产地,至今兰州城区的地名还有叫稻园子的。
黄河流域的水稻,缘何渐渐衰退呢?原来,这要归结于气候的变迁,黄河流域气候和降水条件曾发生过波动,在距今3000至5000年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比今约高2℃,冬季温度则高3℃-5℃,相当于今天长江流域。这是黄河流域能种植水稻的根本原因。
天气不作美,阴沉沉的,我们也感到了丝丝凉意。在靠近便道边上,朝阳村的村民贺江和他的妻子挥动着镰刀,将一株株稻子割倒,然后拿起两把稻子,熟练地打个结,放在地方,继续下一个目标。稻田里似乎是头一天灌了水,人走在田埂上软乎乎的,稻田里更加泥泞,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在稻田里跋涉。
种稻子不易,每年4月20日左右,稻农就开始育苗,经过选种、浸泡、做苗床等步骤,15天到20天后,秧苗就好了。五一节前后是插秧的最好时节,一周左右秧苗就插好了,光秃秃的田野,忽然就变成了绿色的世界。150天后,金黄的水稻就铺满了田野,水稻亩产最高可达700公斤。
秋收是最忙碌的,虽然有现代化收割机,但不少人选择了人工收割,一来收割机浪费大一些,二来费用也比较高。如今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它毕竟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年成起起伏伏好坏不定,收入也不稳定。如今村里年轻人多到外面去打工了,田里忙碌的多是老人小孩。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还是喜欢机器收割,毕竟方便许多。
距离贺江稻田不远的马智家里,今年种了0.8亩地的水稻。他是老师比较忙,时间有限,只能机械收割。这不,就在我们走到他家的地头上,一台外国进口的小型收割机已经开过来了。机器轰鸣着,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地里的稻子收得一干二净。
现代化机械和传统人工收割,就这样相互默默地比拼着,影响着。或许,现代化的机械最终会取代人工,但一方水土留在人们身上的印痕,始终无法抹去,即便他们生活在大城市里,也难以逃脱。这便是人们说的乡愁了。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