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津湾
——序《翰墨津湾——和平区书画家作品集》
秦岭
世上从来没有无根之美,比如书法和美术,它是一方水土的审美。
这些年,不少亲临津门的国内外艺术家和我聊到津门印象时,话题多为蕴蓄着欧陆风情的街市、公园、河流、铁桥以及鳞次栉比的小洋楼。推津门而入,左顾右盼,岂止这些?在现代化进程让太多的城市趋同化发展、程式化堆砌、模块化延伸的当下,这样的话题折射出的另类判断和属于城市审美艺术的异质,无疑是构成话题的惊喜。于是,在悠然东流的海河之畔,美术家和书法家们从五大道、小白楼、劝业场、黄家花园一路走来,站在当年的万国桥头,泼墨之,丹青之,《翰墨津湾——和平区书画家作品集》就这样浮出了水面,出浴一般。
津塔高耸,津门洞开,津湾如弓。当一座城市色彩、光影、线条的架构与搭配汇集了太多的同与不同,最不能缺席的是灵感和发现。作为一方水土的文艺组织者,我们理所当然地为实施多年的“津塔文丛”之一种《翰墨津湾——和平区书画家作品集》深情注目,这册融美术、书法作品为一炉的书画作品集,荟萃了工作、生活在和平区或长期参与我们艺术活动的津门100多名艺术家的320多幅书画作品,就体裁和表现形式而言,它涵盖了油画、国画、雕塑、素描、速写、水粉、水彩、漫画、草书、行书、楷书、篆刻等十几个种类,而涉猎的题材更是多达90多种。我不是文艺理论家,无力从学术层面对这些作品评头论足,但它举足轻重的分量已经压满这个深秋的季节,它是大美津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对津门的立体展示是色彩的,是光影的,也是线条的。这是一座城市独立渤海湾的气质,也是600年成长史中艺术年轮的绽放,一圈圈的,像极了海河的涟漪。
如果说这些审美元素源自九河下梢的海河两岸,源自原九国租界区成千上万小洋楼的灯火阑珊,我不如不说,因为百年来,各界名流雅士的文化审视与观察已经太多。在这番浩荡、飘逸、纯粹的翰墨里,我们感受到的不光是天津的模样,它对题材和表象的跨越,对共性和个体的思考,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早已走出津门,渐行渐远。我看好这样的艺术家,他们避免了闭门造车和就事论事,剔除了拘泥和藩篱,这才有了挣脱认识局限、走出思想边界、跳出传统习惯的种种可能性。在我看来,作品的表现对象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归于艺术家摇曳多姿的情怀和追求,它更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城市的内心。城市再大,大不过内心的无疆。在和艺术家们的交谈中,我常常说,端详一个城市的品相,首先要观察这个城市的人。当一个城市拥有许多善于描绘、书写、表达的人,这个城市就有了尊严和模样。
秋夜的窗外,月明星稀,我再次披览这厚厚一大摞样稿。不少作者、作品我都是见过的,其中不少作品曾频频登上国家级大展。他们中的很多人立足和平乃至天津,生活与创作的步履总是匆匆的,或者从容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直至欧洲诸国,都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炊烟和创作的身影。而我对他们的感知,更多是在各种文艺活动中,比如采风、比如沙龙、比如文艺评奖、比如各种主题的展览。我至今记得艺术家们在北京“798”、宋庄采风交流时的雀跃与沉默、喧嚣与冰冷,我懂这样的表情,里面既有自信和超然,也有反思和不安。两年前,我们曾组织艺术家从渤海湾出发奔赴西部采风,这样的结果不仅诞生了一本主题明确的素描集,还有一位画家的油画写生作品登上了全国美展,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书画家还主动把一些作品留给了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有位画家说:“是乡民们的无私与真诚感动了我。”
感动,其实并不遥远。在书画创作被物质与市场搞得五迷三道的当下,感动最为可贵,它事关艺术家的境界和良心。
“术业有专攻”。打理并呈现这个书画盆景的,是和平区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他们的积极和主动除了责任,更多源自广大书法家、美术家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主持评审的负责人多次告诉我:“不想让画册庸常化。”我认同这句话,一如认同他们广泛征集、反复筛选、专心整理的一片苦心。这份感动,让我们出版这部书画集的动力有了态度和速度,我们于是因势利导,邀请北京、天津、广东、江西等省市的20多位文艺理论家对所有作品逐一进行点评。有位画家感慨:“我独立或参与出版过许多书画集,但这种把作品展示、作者介绍、理论家点评融为一体的书画集,还是第一次。”我倒不在乎这一点,我介意的,除了难以避免的遗珠之憾,像这般的一次庞杂荟萃,是否仍然良莠不齐,是否给书画家本人和广大的观赏者提供了新的意义。
“翰墨津湾”。海河涛声依旧,但浪花是新的,它总是一波助推一波前行。
这便是序了。
2015年9月17日于天津观海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