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24日讯 据庆阳网报道 (记者 杜斌伟) 56年前,在明代戏曲《渔家乐传奇》基础上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枫洛池》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轰动京城。从此,甘肃诞生了自己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陇剧,中国戏曲百花园中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
56年来,《枫洛池》有幸两进中南海,在国务院礼堂进行汇报演出,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3600多场。
2006年,陇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上奇葩”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2014年,继《官鹅情歌》《苦乐村官》之后,又一部陇剧新作《西狭长歌》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
陇剧成为建国以来发展最好的一个新生剧种。
为什么一个新生的地方剧种能产生如此重大的社会影响?
陇剧是一个新生的剧种,同时,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陇剧原为皮影戏,采用道情唱腔,名陇东道情,流传于我市环县及曲子镇一带。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因演出排场和活动方式均极简便,全部箱具乐器一头毛驴即可驮走,群众又称其为“一驴驮”。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各个地方戏曲剧种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以其崭新的艺术风貌、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争相竞放于戏曲百花园中。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陇东道情激发起甘肃党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及戏曲工作者的文化思考和艺术创新冲动。
1958年,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石兴亚、李迟、邸作人、金行健、陈文鼐、姚舫等艺术家根据陇东道情的唱腔,在明代戏曲《渔家乐传奇》基础上创作了新编历史剧《枫洛池》。1959年9月,《枫洛池》赴北京参加演出,赢得了首都群众的广泛赞誉,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梅兰芳等艺术家撰文盛赞陇东道情为“陇上奇葩”。
1959年12月,甘肃省委举行表彰大会,对陇东道情剧团创作演出的《枫洛池》获得成功进行表彰,同时决定,将陇东道情剧命名为“陇剧”。
声名在外,却叫好不叫座
伴随着《枫洛池》诞生的陇剧,没有像同时期出现的某些新生剧种那样,或昙花一现,或稍有起色。经过长期舞台实践的考验和广大观众的鉴定,诸如《官鹅情歌》《苦乐村官》《古月承华》《医祖岐伯》等优秀陇剧剧目连获大奖,并流行于全国各地的舞台上。
然而,目前陇剧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陇剧是庆阳的特产,也是甘肃的品牌,但在庆阳剧院观众的上座率,远不如秦腔。在庆阳的观众却听不到陇剧的传唱,看不到陇剧的剧目演出,岂不是咄咄怪事?”前不久在我市举办的“陇剧娘家话陇剧”研讨会上,市文联原副主席窦世荣发出这样的疑问。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以陇剧命名的剧团,在省上只有甘肃省陇剧院,在市上只有庆阳市陇剧团(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现已更名为庆阳市黄土缘演艺公司),在县上只有环县陇剧团。换言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重点项目,全国18个剧种之一的陇剧,在全国只有3个剧团。因此,甚至有人发出“陇剧只是作为庆阳的独有剧种,为调演而创作,为调演和评奖而演出”这样的言论。
陇剧发展还需更多的接班人
年逾七十的资深作曲人姚福汉亲眼见证了陇剧50多年来的发展。他1956年刚参加工作便在华池县剧团,对陇东道情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从那时起开始钻研陇东道情、秦腔、眉户等各种传统板腔曲调,逐渐走上了喜剧音乐创作的道路。“我们陇剧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但为什么现在越走越难,就是得不到普及呢?”在一次陇剧研讨会上,老人留下了难过的泪水。
“一个剧种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剧目和演员。”甘肃省陇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琪认为。
甘肃省陇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左瑞杰告诉记者,剧目创作人才空白,导演、作曲人才断档,表演、演奏人才青黄不接,陇剧的传承保护后续不力是陇剧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介绍,多年来,创作力量始终是制约陇剧发展的瓶颈,原有创作人员年龄严重老化,新的力量又难以接替;主要依靠聘请外地音乐主创团队打造新剧目,缺少自己的专职导演和作曲;剧团改制后,一部分中青年陇剧演员调离陇剧团,排戏、演戏和新创剧目演出等工作无法开展。
对此,甘肃省陇剧院院长、甘肃省陇剧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波建议,要建立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的人员结构体系,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等,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陇剧事业的健康发展。
“陇剧作为甘肃特有的地方剧种,体现着陇东文化的内蕴,传承着陇东文化的基因”。在陇剧经典《枫洛池》创演55周年研讨会上,《甘肃日报》文艺部主任叶海认为,只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扎根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才能使陇剧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文章来源:庆阳网 责任编辑:王彤(实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