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广播公司二台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学》引起不小争议。该片选出5位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工作超过5年、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并让其在英国博航特中学特设的50人“中国实验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片中,中式教育方式与英国学生的个性发生了一系列碰撞。
笔者注意到,中式教育在英国遭遇“水土不服”,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中式教育存在弊端的佐证。笔者认为,这与两国教育模式孰优孰劣无关,而是各自国情与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两国教育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两国不同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如果我们一味从文化中心主义出发,不能以“异质思维”来容纳不同的教育形态,难免会产生自满或者自卑等情绪。只有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将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和英国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模式的重塑和创新。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在国际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化的当下,不同教育模式的交流和碰撞,需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相对主义”来面对——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说到底,不论何种教育模式,只要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和温暖,能够给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渠道与平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中英教育模式有差异但无关优劣。
记者 杨朝清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刘姗(实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