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额榜书“副宪第”。
南宅子全景图。
北宅子平面图。
槐荫院西厢房。
明代直棂格扇、木栏板、梁头、雀替雕饰等成为南宅子建筑的精华。
北宅子局部木雕图案。
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南侧,两株六百余年的参天古槐巍然屹立。绿叶掩映之下,一座威严、古朴的建筑呈现于世人面前,这就是有着“陇上第一民居”之美誉的天水胡氏古民居——南宅子。
胡氏古民居是明代万历年间,时任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和其次子——太常寺少卿胡忻告老还乡后所建的宅第,由南宅子和北宅子组成。南宅子为胡来缙的私宅,始建于明神宗万历17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20余年的历史。明、清及民国期间,曾经过数次维修,现占地面积4422平方米,建筑面积2701平方米。有大、小12个院落、78座单体古建筑。各院由甬道相连,高低错落,排列有序,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古民居建筑群。其建筑规整,保存完好,被誉为“西北第一民居”。2001年6月25日,胡氏古民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宅子的黑漆大门面开三间,悬山顶式。“副宪第”三个大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跨过大门来到天井。天井在古代建筑学上有“通天设计”之义,它向上通天,迎风纳气,向下接地,除污散秽。天井使庭院气流循环,气韵贯通,流畅和谐,强化了对天地阴阳之气的沟通功能。居民以天井之地吐故纳新,仿佛借气井之喉生存延诞,成为农业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进入南宅子东院。横披楷书“桂馥”二字,上款题“康熙己酉仲春”(公元1669年2月),下款题“柏严”。 “桂馥”指桂花浓郁的香味。桂花枝叶四季常青,花香四溢,历来被视为家庭团圆、官运亨通、文思长进的象征。“桂馥”两字用在这里寓意胡氏家族德泽流芳,历久不衰。
秦州胡氏第一代为胡国用,祖籍安徽省凤阳府五河县人,明初追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公元1369年胡国用随徐达的部队攻克秦州之后,随部队驻防而落户天水,今麦积区马跑泉镇胡王村的胡姓人就多为胡氏后裔。营建南宅子的主人叫胡来缙,为秦州胡氏第六代传人,字仲章,号东泉,明嘉靖戊午(公元1558年)科举人,中举后被破格任命为大兴县县令,在任职期间,为官清正,不畏权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加官正四品至雁门兵备道,兼任山西省按察副使。按察使为一省的司法和监察长官,相当于监察部副部长,副省级干部。因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明王朝,才有可能修建这样规模的宅院。
北宅子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位于秦州区民主东路,为明代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明清时期天水民居古建的典型代表和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明清古建的重要实例。北宅子建筑规模比南宅子宏大,原为三进七院,但由于1920年的地震、1947年的大火及1960年的房屋拆除等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仅存东院过厅、中院主厅楼和后院后厅房。占地面积1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平方米。虽然历经四百年风雨,仅保留下来的部分院落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明代建筑的雄浑典雅。
北宅子现存建筑为一进三院,由大门、倒座、过厅、主厅楼、东西厢房、后厅等部分组成。主厅楼一楼为书房,是胡忻研读经史、以琴会友的地方。二楼为祭祀和供奉先祖的祠堂。主厅楼形制独特、气势恢宏,是北宅子整体建筑的核心,充分体现了明代精湛的建筑技艺、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在完成对南宅子的保护修缮、修旧如旧后,为还原历史原貌,再现天水的民居、民俗文化特色,面向社会征集了大量民俗文物,将精选的两千余件陈列于南宅子,基本恢复了明清时期官宦人家的生活场景,现已成为展示西北地区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览园。本报记者李小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