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西关伏羲路,为目前全国供奉伏羲的庙宇中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宏伟,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因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天水市伏羲庙又被誉为“华夏第一庙”。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载:太昊宫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陕西监察御史陈讲、甘肃巡按御史卢问之在原太昊宫的基础上主持修建了伏羲庙,后经明清前后九次重修。终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原建筑占地1.3万平方米。现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伏羲庙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临街而建,全部建筑分为四进六院。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院落重重相叠,自南向北依次有祭祀广场、西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列建在两侧的东西城门、牌坊、朝房、钟鼓亭、碑廊、来鹤轩等。整个建筑群落包括祭坛、一楼、一轩、四门、两殿、二庑、二廊、三坊、三亭、一池等共30余座,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严谨,屋顶皆饰玻璃筒板瓦,雕梁画栋,巍巍壮观。主要建筑有先天殿和太极殿。
伏羲庙有三座牌坊,呈正品字形列于大门前,与路南的戏楼组成一致性建筑群落。大门首石筑台基上的单檐歇山顶明代木质牌坊由四组红色木柱支撑,庑殿顶上覆绿色琉璃瓦,雕花斗拱繁复密集,彩绘图案有虫鱼花草,瑞兽祥云。正中有“开天明道”匾额嵌在斗拱之间。同牌坊相连的是正门,双开五间,通长17.6米悬山式,置宝瓶,正脊璃吻尾向内,背兽尚全,有缠枝牡丹,背部置剑把以拒鹤,为明代建筑。门面铜钉镶嵌,有铜色环形拉手。门框有莲花外部装饰,门槛前有大型石鼓。大门上悬有“与天地准”大扁,门首竖悬“太昊宫”三个大字。进入正门,穿过仪门,便到中院。院内正北有2米多高的月台,高大雄伟的伏羲庙主体建筑先天殿稳坐与高台之上。
先天殿又称正殿,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重檐歇山顶,通长26.4米,面阔7间,高26.7米,纵深13.5米。殿身为双槽十架檐减柱结构,大殿内16根巨型木柱撑起殿顶,朱红色的高柱庄严排列。巨大的殿宇重檐,绿色琉璃瓦顶,饰璃首,顶上平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鴲尾”,正脊、垂脊、戗脊,脊面上有龙吻、璃兽、桥亭火珠、牡丹镶饰。斗拱五铺,三抄,三平昂,刻卷云和龙头。门窗通体为木质结构,上面镌刻有金钱、艾叶、荷花、仙鹤、孔雀、蝙蝠、蝴蝶、二龙戏珠、鹿、松等图案,绘花精细,形象生动。殿内有金柱两排8根,以像两仪、四象和八卦。殿顶藻井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图”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大殿中央,有5米多高的神龛,上书“文明肇启”匾额,龛内现存明代伏羲彩绘塑巨像,身高3米,坐于绿色基石之上,身披鳞片似的绿色树叶,通体为黄色,双手上下握圆型八卦盘、内含阴阳鱼图于胸前,眉毛、胡须、头发浓重厚黑。两脚踩波浪纹,足下是全身布满条纹、头上有角的蜷卧龙马,整个塑像体态魁梧,神情和蔼,威仪古朴。大殿东西墙壁绘有伏羲生活、狩猎、汱渔图。
先天殿后为第三院,有月门可入,正殿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为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仿古代“前殿后寝”之制布局。面阔五间计17.7米,进深四间9.38米,单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覆盖,檐下斗拱环绕四周,殿内雕梁画栋,门额上的迎风板上彩绘各种造型的博古图,如书卷、乐器、花瓶、熏炉,还有山灵怪兽图,人首蛇身的女娲像等。尤其是窗棂上的明代团龙雕刻,采用透雕技艺,雕饰蝙蝠扑云,龙凤吉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先天殿西有来鹤亭。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时,忽有白鹤飞临庙柏,为此专门修建鹤亭以资纪念。
伏羲庙院落疏阔,古柏森森,禽鸟翔集。据记载,庙内原有古柏64棵,是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现存古柏37棵,唐槐一株。
伏羲庙内有古碑17统,新建4统。进门第一道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1988年所书“羲皇故里”碑,背面刻有唐司马贞《三皇本纪·索引》中关于伏羲生平事迹的文字。伏羲庙先天殿有大幅对联匾额装饰,以前部分毁坏后又重新集联集字补写,现有17副,大多为历代地方名宦或著名书法家题写,如“与天地准”、“一画开天”、“开天立极”、“文明肇启”、“道启鸿蒙”、“象天法地”等。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伏羲庙进行复修、保护的基础上,建成东西两座雄伟壮观的城门和祭祀伏羲广场。广场东西宽96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约16.65亩。沿着广场中轴线从南向北,分别建有小图腾柱、祭坛、碑亭等,不同区域点缀有反映伏羲内涵的河图、洛书、日晷、罗盘、二十八星宿石等。祭祀坛上有阴阳六十四卦,在阴刻阳刻的六十四卦的正中心是太极。沿中轴线再向北,是典雅精致的碑亭,碑亭上刻有江泽民1992年视察天水时题写的“羲皇故里”四个大字。在广场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专门建有碑廊,东为“诗文碑廊”,西为“故事长廊”,分别一文字和图画的形式颂扬伏羲的功绩。在伏羲广场种植了四季常青的95棵侧柏,象征着“九五”之尊,充分体现了华夏子孙对伏羲的敬仰之情。伏羲祭祀广场作为伏羲城人流汇集的中心,其宗旨在于重点体现以先天八卦为代表的伏羲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在观赏中增进知识,得到启发,并且了解到东方文明的智慧。
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龙的诞辰,正月十六日是伏羲的诞辰,每逢这两天,各地人们汇聚伏羲庙,参加祭祀活动。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喧天,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自1989年始天水每年都要举办伏羲文化节,在民间祭祀的基础上,对人文始祖进行大型的公祭,2005年升格为省级祭奠,2006年6月,太昊伏羲祭奠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天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并经上报甘肃省批准,今后祭祀均以每年公历6月22日为准。2008年,成功的举办了海峡两岸国际易学研讨会。伏羲文化节已成为一个以海内外华人寻根访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节日,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给海内外客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天水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易学文化的中心,今天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知名旅游景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