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天之水网微信公众号 > 正文

为羊平冤:中国古代的羊文化内涵有褒有贬

◆ 尹颖

说到羊,很多年轻人恐怕会想到“喜羊羊”这样可爱的卡通形象吧?其实古往今来,中国人对于羊的形象有过很多解读,其文化内涵有褒有贬。

由于羊很早便走入人类视野,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遗存中活灵活现。斑驳的岩画中,有它们壮硕的身影;陶器的图案里,有它们美丽的面容;从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

古人认为,羊在六畜中最为温驯,差不多已经成为“温驯”的代名词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执贽》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母,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欤!”羊因为有这么多难得的优良品质,所以自古就在重大祭祀中充当牺牲。而口口声声“远庖厨也”的“君子”们,也对羊的宰杀安之若素。战国时代,梁惠王有一天看见有人牵着一头牛去“衅钟”,不忍心见牛被杀,命令将它放了却用羊来代替!就连一贯鼓吹“仁爱”的孔子也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来源:新民晚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