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潮州市文联共同主办,Benews美丽心情支持的“烛墨有情——王永、纪光明书画作品展”于10月22日在潮州市隆重举行。
王永、纪光明分别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及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二人身为协会驻会干部,长期为广东美术书法事业效力,做好广大会员的联络、协调、服务工作,组织并策划了多项大型省展、国展,同时,二人又是专业的画家、书法家,在工作之余依然潜心创作、孜孜探索,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展览取名“烛墨有情”,喻意二人以蜡烛之奉献精神对待工作,以手中之丹青笔墨抒情明志。
王永,1960年生于河南开封,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高校任美术系主任、副教授。作品曾获全国美展提名奖并多次参加全国各大综合展、单项展、双年展、学术邀请展等,在北京,河南,广东、泰国等地分别举办联展和个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州画院艺术顾问、研究生导师。
王永的水墨山水流淌着北方的大气厚重和南方的秀美灵动,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偏爱厚重大气,因为我出生在北方;我痴迷秀美灵动,因为我一直行走在岭南。”王永于笔墨方面有着长期的修炼,对笔性有深层次的领悟,皴法以密集见长,但密中能发虚灵飘荡之感,繁而不乱,满而不臃,密而不塞,正好表现南国溪山林木的苍郁、繁茂和湿润。再辅之以北方画家那种沉厚的积墨画风,用诗意的语境,把山水的空濛意象表现得不仅清润而且浑厚,于厚重沉郁中尽显潇洒天然。在继承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王永不断对笔墨的现代元素进行挖掘、学习、研究、继承,创新,他的画,虚实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历来画家都是以虚写虚,或者以虚写实,王永却以实写虚,突显出“山有情,云有韵,水有灵,气有神”。他的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习传统不死守,敢于突破和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在当代山水画中,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笔墨与意境有机结合,是摆在每一个山水画家笔下的一道难题。王永用自己别具一格的山水画,为这道难题找到了注脚。
纪光明,1955年出生,祖籍湖北大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闻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十一届省政协文史专员、广东省文联委员。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第二届兰亭四十二人提名展。2009年获第八届广东鲁迅文艺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全国政协、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曾获中国书协成立三十周年贡献奖、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等殊荣,被《书法》杂志评为2007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7年,纪光明全盘筹划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并取得巨大成功,他的智慧、学养、才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务的繁忙没有阻碍纪光明的创作,置身于中国书法界这个更大的坐标系中,反而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方向。“书法以神采为上。字应该写得工稳、娴熟,但工稳、娴熟属于基础,只是功夫的再现,不是艺术含量最高的。因此,我的追求方向是清朗、轻灵的格调,沉实的线质和作品中的神采、意味。”纪光明说道。他的作品有意吸收晋唐以来诸家的精华,但更讲求活学活用,为了避免颜楷易于给行书带来的板滞之失,他采用婉畅纤妍的长线条以破之,在长线短点、疾涩干湿的对比中,作品体现出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观其行草创作,一片苍莽浑朴,点画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结字略事夸张而驰不失范,尤其是袅袅娜娜的曳笔,常常会给整幅作品增添一抹春色。把凝重、跌岩、飘逸、流动诸种形态结合有致,注重虚实对比、迟速对比,彰显“大度之象”,这让纪光明更像一名在书坛优雅漫步的智者。
“我偏爱厚重大气,因为出生在北方;我痴迷秀美灵动,因为我一直行走在岭南;我不停地赏阅着带有各种地域痕迹和个性强烈的画作。于是我常常思考着自己的路在哪里?在心里,只有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路才走得明确而坚定。”
——王永
王永画评:
王永的平实是与生俱来的,是渗溢在他的一切言行举止之间,无张显,无造作,妥贴而恰为其分。平常里跟我说些工作的事,唠叨的是实在的事和实在的话,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装腔作势,虽无浪漫可言,但于细微之处仍有温情在。
王永的山水画,在平实中隐藏着一种力量。他善于运用皴笔,用缓急顿挫提按廻旋的长短线,编织并汇合为一种深沉而悠长的旋律。常敷以线绛,淡淡的色、厚厚的墨,庄重而不轻燥,在茂密之中见空灵,空旷之中见物象,俨然是天地浑厚、大朴至真的境界,是一片旷达物我的精神世界图景。
平实是王永的性情、气质与胸怀的折射。他营造的山水世界即是他的精神世界,山水性情即是他的性情。他借助对山水本体的精神观照完成了对大自然的一种魂魄依归和审美召唤。“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无尽而意无穷”。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王永善用墨,山水画创作多以墨代色,力求墨色的单纯、明快、浑厚、概括。王永还善于用泼墨,泼得开,收得住,放中有收,收中显放,墨的韵味从宣纸和墨色、水晕的交融之间流出来,是那般的丰富和那般的迷幻。他的墨法,造就了其作品独特的“墨趣”与墨韵。他的笔墨不是为笔墨而笔墨的虚写,而是紧扣住描绘对象,用自我的笔墨语言写出所绘对象的形神关系。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明显的特征就是借用北方画家那种沉厚的积墨画风,用诗意的语境,把南方空气湿润、树木茂盛、云气飞扬、流水潺潺……的山水的空濛意象表现的不仅清润,更显浑厚。通过云烟,浓淡交融、真幻交叠、深浅相辅、虚实相成,显示水墨的张力。这种水墨语言的表达,不仅具有浓厚的现代感,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率真与感受。
在继承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王永不断对笔墨的现代元素进行挖掘、学习、研究、继承,创新,他的画,虚实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历来画家都是以虚写虚,或者以虚写实,王永却以实写虚,突显出山有情,云有韵,水有灵,气有神。他的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习传统不死守,敢于突破和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这种纯笔墨的画面,在单纯中显出丰富的东西,别具匠心。“画为心迹,言为心声”,王永的画,借助笔墨这一有效载体,记录历史、感悟人生,不外在、不紧张、有气势,画得轻松自然,淡雅素静。在写实的大情调下,并没有让观者走进真山真水。也许真山真水,只是他心中的一个影子,他渴望我们走进他的笔墨世界,走进他的情感世界。让我们在他的画中,可观,可游,可玩,可行,找寻一种远离都市的玩味。
——罗一平(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永于笔墨方面有着长期的修炼,对笔性有深层次的领悟,皴法以密集见长,但密中能发虚灵飘荡之感,故我们在观看他的作品时,能于那些繁而不乱,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的笔墨结构中感受到南国溪山林木的苍郁、繁茂和湿润。王永用笔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法,故其作品所绘物象,既见物理、物情,也见笔法、笔趣,有书写意趣。在今天这个重形式、重刻画、少笔墨的时代,他的笔墨探索难为可贵。
王永善用墨,山水画创作多以墨代色,力求墨色的单纯、明快、浑厚、概括。王永还善于用泼墨,泼得开,收得住,放中有收,收中显放,墨的韵味从宣纸和墨色、水晕的交融之间流出来,是那般的丰富和那般的迷幻。他的墨法,造就了其作品独特的“墨趣”与墨韵
在王永的作品里,在传统的含蓄、柔美的氛围中,始终带有现代的生活情调的影子,这种情调的捕捉,即体现在画面大势的取舍上,也体现在具体形象的刻画和细节的处理上,从而使其作品独树一帜,远离当今中国画陈陈相因、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局面。
——罗一平(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
与时下很多山水画不同的是,王永的山水画既非北派那种大气磅礴,也非南派的清秀雅致;既非传统,也非现代。但看多了他的山水画,就会慢慢地感受到:在其画中,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苍茫,也有南方山水的秀美、灵气;既有传统山水的笔墨技巧,也有现代绘画语言的变革。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书法太高深了,人品、书品都要学。人品高,才能发挥服务职能;书品高,你的话才能说到点子上。”
“我认为写字应该是轻松、自然的心灵流露,是写心,不刻意去追逐什么,所以喜欢轻灵自然的风格。但是,我不反对别人有其他艺术追求。无论哪种书体,哪种风格,风格本身没有高下,但品格是有高下的。同样的书体,同样的风格,气质、神韵不同,是因为对书法的理解不同。”
——纪光明
纪光明书评:
赏读纪光明的书法,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智慧,因为他的作品凝重醇古、力透纸背,使转争折之间,流露出丰富的才情与学养。纪光明的学养不全得于书卷之间,更在于辗转南北的征程行驻之所和搏击时代浪潮的翰墨深心。纪光明不是一介书生,他的笔下没有文人的孱弱气息,而出之以刚健明朗的调子,很容易让人产生“光明”之想。
纪光明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人,作为南方人,很多人灵动有余而厚重不足。纪光明于此似乎有着特殊的才能,他能将灵动飘洒和厚重古拙兼收并蓄,就像生活中的他能从容行走于不同领域之间一样。
——陈志平(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学博士)
书法线条始终是核心元素,光明兄的线条打破了碑帖之间的藩篱,在原本并不能兼容的帖与碑之间硬是找到兼容点,他在行草书中汲取秦汉砖瓦铭刻意趣,既有碑的古拙也有帖的流畅,那种古拙多变的线条总让人隐隐感觉到有种张力在吸引着欣赏者,那种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获得的妙手偶得,更是耐人寻味,韵味隽永。
——祁小春(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近几年,纪光明广泛吸收二王、米芾、王铎、董其昌等人风韵,以楷书深厚统领之,追求“潇洒清真”之意象,把凝重、跌岩、飘逸、流动诸种形态结合有致,而且特别注重虚实对比,迟速对比,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大度气象。从他的创作指向看,这也是智者的选择,这样的选择,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绝对是书坛的正脉——与其让莽莽武夫在书坛纵横,不如让优雅智者在书坛漫遊。这正是书法的本源和主流。
——郑荣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本文来源:网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