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览 > 人文 > 正文

天水秦州起义领导人——黄钺(图)

 

 

他出身清朝官宦人家,却心忧天下,想的是革故鼎新他振臂一呼,在甘肃发起了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次起义
  在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之《长沙名人》中收录了一个人的照片,他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眉宇之间显出几分英气,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这张照片拍摄具体时间不详,但黑白的底色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久远的年代。
  他叫黄钺,生于1869年,卒于1943年。
  在不多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拼出他的一份简历:黄钺,湖南省宁乡县人,清朝湘军名将黄万鹏之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3月在甘肃秦州进行反清起义,任甘肃临时军政府正都督。孙中山授予他陆军上将衔,聘为总统府政治参议官、军事顾问官。护国、护法、北伐、抗日之战,无役不从。
  有人评价他:出身官宦人家,却心忧天下,想的是革故鼎新。
  历史记住了他的功绩:领导了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次起义——秦州起义。
  风云际会,少时立下报国之志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历史画卷里,甘肃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一页。寻找百年前甘肃的那段历史,黄钺这个名字无法绕开。“30万字的书稿,记载了辛亥革命在甘肃的点点滴滴,其中收录了黄钺撰写的《陇右光复记》,约有17万字。”省档案局(馆)管理和开发利用处副处长田锡如说。
  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省档案局(馆)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收集汇编甘肃辛亥革命的史实资料,田锡如说的书稿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书名为《辛亥革命在甘肃》。“黄钺此人极有文采,聪颖过人,经历十分丰富。”田锡如负责审校文稿,在阅读了大量史料后,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的确,风云际会,黄钺崭露头角并非偶然。
  黄钺的父亲黄万鹏,因随左宗棠赴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有功,任新疆提督。黄钺从小就有继承父志报效国家的宏志,青年时期受到许多先进思想的影响,目睹清王朝的腐败,萌生革命思想。“非革新专制,推倒满清腐败政府,国将无以图存、民将无以自立。”清王朝的历史已走进了黄昏,虽然此时的黄钺还很年轻,但心中已立下了革故鼎新的远大志向,从此走上了一段辗转奔波的革命之路。
  加入同盟会,开辟西北革命地盘
  关于黄钺本人成长经历的史料不多,但从一些散见的回忆文章和历史电文中可以勾勒出大致的发展轨迹:
  1905年,黄钺在宁乡创办织布厂。名为办矿办厂,实为革命秘密机关,后被巡抚端方发觉,黄钺逃离湖南赴上海。
  1906年,经黄兴介绍,黄钺在上海加入同盟会。从此,他开始追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在黄钺传奇的一生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1910年冬,黄钺带领一批湘籍人士来到兰州。田锡如说:“辛亥武昌起义前,东南各省民主革命斗争形势高涨,但由于西北地区比较闭塞,风气未开,民主运动未能及时得到发展。黄钺是受同盟会派遣到甘肃开拓革命阵地,以呼应东南的。”
  因父亲与清廷陕甘总督长庚有旧交,黄钺到兰州拜会长庚,谋得甘肃督练公所总参议一职。黄钺利用这个合法职位,暗中联系革命同志进行民主革命宣传活动。
  振臂一呼,掀起秦州起义风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陕西新军随即起义响应,占领西安。陕甘总督长庚派兵进逼西安,妄图将陕西革命烈火扑灭。黄钺既为陕西义举所鼓舞,在此紧急关头,他主动请缨,招募军队一个营,并另外率领数营兵力赶赴秦州(即现在的天水市)布防。
  黄钺布防秦州,表面上是为堵击陕西革命军,实际上却在积蓄力量待机应变。到达秦州后,黄钺一面派人同陕西革命军联系;一面和革命党人周昆、黎兆枚积极联络陇南一带驻军及当地进步青年、开明士绅等地方和新军中的革命力量,积极为起义作准备。
  1912年3月11日凌晨,经过周密的部署,战斗打响了。黄钺率部2000余人进攻秦州城。一路攻打游击衙门,游击司令玉润开枪顽抗,被起义军当场击毙;一路袭击州衙,生擒知州张庭武。整个起义没有大动干戈,很快就取得了胜利。黄钺随即成立了甘肃临时军政府,并被选为军政府正都督。
  戎马一生,始终关注时事
  秦州起义不久,3月15日,袁世凯正式任命赵惟熙为甘肃都督,主持省政。这表明袁世凯不承认革命党人在秦州建立的军政府。赵惟熙在袁世凯的支持下,视秦州起义军为非法。他一面以长庚名义调兵遣将,威胁秦州,声称不惜“诉之于武装”,一面致函黄钺,公然要立即取消独立。同时,袁世凯也致电黄兴等人,让他们敦促黄钺遵照其命令,“取消独立,同保治安”。赵惟熙又派马福祥率部前赴秦州,与黄钺协商。
  根据当时的黄钺发出的一些电文来看,起初黄钺曾据理力争,但坚持数月之后感到势难撑持,最终妥协。1912年6月7日,赵惟熙派出彭名崇代表兰州方面与秦州军政府代表周昆在秦州签订《和平解决条约》十四条,秦州军政府被迫宣布撤销,黄钺率部南归。
  然而黄钺并没有从此沉寂,不久,孙中山授予黄钺陆军上将衔,并聘他为总统府政治参议官,军事顾问官。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黄钺一生始终关注时事,参加过护国、护法、北伐之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已年届70高龄的黄钺,还在家乡组织湖南抗日义勇军游击部队,并任总司令,积极组织抵抗外侮。
  1943年11月,黄钺病逝宁乡,终年75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