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正文

援华美军记抗战中中国人的残酷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7年第10期,作者:任东来,原题为:《小人物情书中的插图史》

如果从1978年考上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算起,我“读史阅世”快三十年了。多年读史下来,似乎也读出了一些门道,发现最无趣的史书就是那些毫无生气、面面俱到的教科书了,其次是充斥着“成者王侯败者寇”王朝史观的官方正史,最后则是一些政治大人物“看上去很美”的回忆录和传记。相比较而言,一些非政治人物的日记、家书和回忆录,虽然没有什么宏大的主题、全面的叙事、激动人心的情节、英雄主义的气概、历史规律的探讨,但却更符合生活的常识,更贴近读者的人生体验,自然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受到读者的欢迎,尽管这些私人叙事或许只记载了历史的某个片段、某个侧面,远不及宏大叙事“全面、深刻”。以我自己曾经关注过的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为例,1948年出版的由美国名记者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编辑的《史迪威笔记》(The Stilwell Papers),1978年白修德自己出版的回忆录《探索历史》(In Search of History),要比一些正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我对那个时期历史的感性认识。

不过,史迪威毕竟是美国驻华的军事大员(盟国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和美军中印缅战场司令官),其日记更多记载的是他在中印缅战区与中国、英国高官的合作与龃龉,其内容可以说仍然属于传统的“帝王将相”的历史;白修德虽然是位记者,其笔下不乏中国民众底层的生活(尤以其他对当年河南饥荒惨状的报道和记叙最为突出),但重点依然是中国高层的政治纷争,还有就是战时陪都重庆的精英生活。可以这样说,他的记载在“帝王将相”之外,增加了一些“才子佳人”的传奇和故事,与底层老百姓的历史还是有一段距离。真正属于普通人历史的私人叙事很少见到,因此可以说,这本美国大兵从中国战场写给妻子的情书多少添补了底层故事的空白。

《我最亲爱的洛蒂:一个美国大兵写自60年前的中国战区》由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以一个美国大兵的眼光,记载了那个时代的国人生活。这本书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本情书集,但其中的内容远远超出两个日夜相思的年轻夫妇的卿卿我我,而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兵对一个异国文化和社会的细致观察。就此而言,我更喜欢英文原名《没有审查过的中国邮包》(China Mailbag Uncensored)。

本书作者卢格里斯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位年轻的美国军械师。1944年圣诞节前夕,他离别了新婚4个月的妻子,由东向西穿过北美大陆,横渡太平洋,绕道澳洲南部,进入印度洋,从孟加拉湾的印度加尔各答登陆,再坐火车到北部的阿萨姆邦,然后通过著名的“驼峰航线”(喜马拉雅山),飞抵中国的昆明。这个历时月余,行程2万多英里的漫长征程,是当时数万美军士兵前往中印缅战区以及数百万吨美国“租借”援华物资的必经路线。在中国的日子里(1945年3月~1946年4月),格里斯特先后驻扎在昆明、贵阳、柳州和上海,开始的工作主要是作为军械师帮助中国军队(94军)分发、使用和保养美国“租借”援助下的武器,日本投降后则在上海的美军总部从事人事工作,负责上海外侨和日本战俘的疏散和遣返。在格里斯特来华期间,他的妻子洛蒂,一位纽约工作的文员,把对丈夫的思念化为源源不断的情书。像众多的美国军人妻子一样,洛蒂一面积极参与募集战争债券、劳军演出,一面不断写信鼓励丈夫。在《一个战时新娘回忆60年前和丈夫往来中国的通信》中,她深情地回忆道:“我喜欢利用每个空暇时间给他写信,无论是在乘地铁的上下班路上,还是在工作午休或在家的时候,总是信纸不离手。我要用我的心灵和精神安慰他,提醒他我们有共同经历的昨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不知道,在人类的战争史上,是否还有比这样的家书、情书更能鼓励士兵的东西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