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秦王川:从一片旱塬到商品粮基地再到国家级新区/组图

引大入秦资料图。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批复我省《关于设立兰州新区的请示》,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这消息传出后,使兰州新区成为媒体的焦点,也使其所在地秦王川自引大入秦工程后,再次广受媒体关注。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过去,秦王川从一片旱塬到商品粮基地再到今天国家级的新区,完成了历史性的伟大嬗变。

水利,在这里书写奇迹

沿着兰州、西宁和银川画一个圆,中心就是秦王川。7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这块面积达470平方公里的巨大褶皱地带,形成了秦王川断陷盆地,也是兰州最大的断陷盆地。曾经,这里因缺水而贫瘠,也曾因水利而闻名遐迩。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兰州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总会满怀激情地期待未来,充满深情地回味历史。从一片旱塬到商品粮基地再到今天国家级的新区,至此,秦王川完成了历史性的伟大嬗变。

“此地原来是荒滩,祖先明末才种田。”昔日的这句歌谣,透露出来的是人们对秦王川干旱而贫瘠自然环境的感叹。由于缺水,秦王川被打上了“只宜粗牧,不宜耕耘”的烙印。

缺水是不争的事实,而秦王川平坦开阔的地势却不断激发着人们改造这片土地的兴趣。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时任陕甘总督升允委派皋兰籍绅士王树中,偕同朱仲尊、薛立人等到今天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一带观察红嘴河、黑马圈河,首次提出了引水入秦王川的构想,终因“川原深且重,形式殊悬隔。有如龙门山,神禹凿不得”而作罢。

1940年至1941年,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勘测队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亦曾两次勘测引庄浪河水入秦王川工程,并拟定出《庄浪河暨秦王川查勘报告》及《秦王川渠工程计划书》。1944年,甘肃水利林木公司武威工作站第三次勘测“引庄入秦”工程,提出《永登县秦王川查勘报告》。然而,由于水源、地形、技术、费用等原因,所作计划亦未能实施。

1956年,定西地区(当时永登、皋兰两县都属定西管辖)为贯彻《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提出引大通河入秦王川的设想,并在此后三年中,从大通河上游青海省的克图至永登县武胜驿,进行了三次引水线路勘测。

1965年,省水利设计院勘测庄浪河流域和秦王川部分地方。1970年,省水电局一总队会同兰州市及永登、皋兰两县技术人员,全面勘测秦王川的水土资源,并于1972年完成《甘肃省秦王川地区水利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分为引大入秦和调庄入秦两部分,经对两河水量、水质比较,确定引大入秦为规划采用方案。1973年12月,省水电设计院完成《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975年12月,水电部委托黄河治理委员会组成审查小组,召开现场审查会议,会议同意兴建这项工程。根据审查意见,省水电设计院对总干渠高、中、低三条引水线路,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对灌区规划作出修改和补充。1976年10月,省水电设计院完成《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修改初步设计报告》,选定天堂寺引水高程2256米的总干渠引水线路。同年11月,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在兰州召开由水电部、黄河治理委员会等30多个单位参加的引大入秦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会议认为天堂寺引水线路比较合理。后经过多次局部调整,确定总干渠长87公里,其中隧洞33座,长75.14公里。规划引大入秦工程灌溉面积86万亩,其中秦王川盆地为57.11万亩,总干渠沿线4.3万亩,庄浪河沿岸4.86万亩,东山丘陵区14.34万亩,北川丘陵区2.98万亩,秦王川盆地东南部2.41万亩,另外还增加提水灌溉面积16.5万亩。

1987年12月12日,国家计委批准《甘肃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这项总投资22.69亿元,全长884.3公里,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建成通水。工程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以上,从而使得昔日荒漠变为万顷良田。自这一刻起,是水利,书写了陇原大地的奇迹,秦王川终于站在了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1] [2] [3] 下一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