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为1947年3月4日 星期二刘奎龄作品。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公认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他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追;他善于“势”的营造,绘画作品“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刘奎龄偏居津门一隅,语讷志坚,孤身前行,其创作恰与徐悲鸿的“尽精微,致广大”契合。他钟情于日本绘画,关注横山大观和竹内西凤等代表性人物, 学习借鉴朦胧派、狩野派、大和绘、汉画等古典技法精粹。他是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坚,他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印象派光色运用、油画技术以至夸张变形中吸取营养,他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创造精神上的相似性,他光大了传统写实技法,其艺术风格影响了惠孝同、刘子久、陈少梅、刘继卣、何家英等北派艺术家。
画中老虎有俯卧回首各势,以浓墨点染斑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老虎鼻子与胡须处画得精致,足见画家的粗中有细;以黄色绘老虎的眼球,又以浓墨点出眼珠,虽是卧虎却是虎视眈眈,眼神清冷,令人望而生畏。整幅画面具象与抽象结合,结构缜密, 构图饱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虎的强烈感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刘奎龄的国画技艺全面,花卉、禽鸟、畜兽、山水画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画畜兽、禽鸟的造诣最能独步画坛。
其笔下的花鸟畜兽大多来自生活,源于他对大自然动物的细微观察,既不照搬自然,也不复制古人,在章法与造型等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和出众的艺术才华,他真正做到了将古今优秀的笔墨传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西洋画的真实感和整体感与其丰富活泼的艺术想象,极为圆满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
卷轴设色纸本尺寸:长:398cm 宽:90cm 款识:庚子二月 刘奎龄 钤印: 刘奎龄:刘家祖籍浙江绍兴,清乾隆年间由静海移居土城,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南开中学首班毕业生,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於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此幅作品按照年代推算庚子二月,准确来讲是丁亥年 壬寅月 壬午日 庚子时。阴历:历二月十二日 子时,即公元:1947年3月4日 星期二。(注:3日23点~4日凌晨1点)刘奎龄擅长飞禽走兽画,时有画虎作品,画法独步画坛,自成面貌。画虎皆为兼工带写、渲染撕毛法,形神兼备。此时山石、树木的画法已形成“刘派”风格,行笔苍虬、劲率,渲染开放、明快。
刘奎龄画
虎是百兽之王,虎啸一声震山河。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虎画”堪称一个独立的题材,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题材。因为它不像山水画、花鸟画那样有着充沛的对景写生的机会,也不像人物画那样取材于日常生活,正因为这种描绘上的困难,从古至今也流传下来很多关于画虎的成语,如“照猫画虎”“画虎不成反类犬”等。因此,许多画家对于画虎是“又恨又爱”。但在历朝历代中,敢于挑战难题的画虎丹青高手也是层出不穷。清代以后喜欢画虎的更多,有刘奎龄、何香凝等一批画虎名家,他们往往是借虎寓情。刘奎龄画虎,把虎的威武表现得出神入化。他的《卧虎图》中,虎竖起两耳,双目炯炯,前方似有猎物和惊动,老虎茸茸的皮毛,身上黄黑相间的斑纹十分自然。此幅作品篇幅尺寸很大。是刘奎龄的呕心沥血之作。为传世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投资空间。
本文来源:人民网 百丽女靴折扣周 119元起 | 教你冬季如何搭配出好身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